
大陸防疫「20條」出台 多地取消區域全員核酸檢測
醫療保健
[綜合報導]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上周發布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要求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據政府媒體不完全統計,陝西省鎮坪縣、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廣昌縣、吉林省延吉市、安徽省合肥市及上海市等多地都已積極調整現行的防疫政策,宣布取消或暫不開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
江西省廣昌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14日上午公布,鑒於縣11月8日-10日三天區域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根據上級最新相關文件精神,經專家組綜合研判,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決定取消11月13日-14日的區域核酸檢測工作。
同日,上海市也發布了優化調整並細化落實相關防控措施的內容,宣布一般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只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社區傳播時間較長等疫情底數不清時開展。同時,進一步組織好常態化核酸檢測和社區便民篩查。三亞宣布取消區域全員核酸檢驗。
針對中國優化防疫20條措施縮短密接及入境者隔離天數,並取消次密接及中風險區,中國官員14日首度以數據說明調整理由,並指新措施可節約很多服務保障資源,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4日下午舉行記者會,針對11日發布、受到廣泛關注的優化防疫20條措施作說明。中國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在回答相關問題時,作上述表示。
常繼樂表示,6月28日發布的第9版防控方案實施前,中國境內流行的是Omicron變種病毒BA.1和BA.2。據調查,當時密接者中的陽性病例在感染前末次暴露後,5天內檢出陽性的比例是89.1%,7天是97.3%。所以第9版訂出了7+3天的隔離標準。
他指出,第9版防控方案實施後,7、8月份中國主要流行的為Omicron變種病毒BA.5、BA.5.2及BA.2.76。評估發現,密接者3天內檢出陽性比例是81.4%,4天為90.1%,5天達94.5%,7天達99.7%。因此,新措施才將隔離期間進一步優化到5+3天。
常繼樂說,少了2天集中隔離,可以節省出約30%的集中隔離資源。且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的最長潛伏期是8天,所以採用5+3天。
至於取消次密接,常繼樂表示,經評估發現,次密接的陽性檢出率很低,只有10萬分之3.1,也就是10萬人裡只有3個人。而透過及時判定並管控密接者,即能降低次密接的陽性率。因此次密接「不去管、不去判」,可節約很多服務保障的資源,推出公共政策就要「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不再判定次密接。
常繼樂針對取消中風險區指出,經過第9版防控方案實踐應用及7、8月份評估發現,中風險區的陽性檢出率僅有10萬分之3,和次密接的10萬分之3.1相彷,「有風險但是不大」。同時,劃定中風險區管控人員較多,也消耗防疫人員。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決定取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