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彰專欄》
張立明住在舊金山,他開了一家規模很大、生意超好的旅行社,戮力經營了將近40年,兩岸的權貴及富豪在旅行時,很多委托他辦理相關手續。
今年五月他想搬到洛杉磯,因為那兒朋友多,所以他通過自己開戶了20年的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BOA)的商業戶頭,匯了80,000美金給自己在美國銀行(BOA)的私人戶頭,以便買房。 沒想到第二天,他匯出去的錢給退回來了,美國銀行加州密爾堡(Milbrae)分行經理請他來行裡做說明,證明自己的身分。
張立明是美國銀行20年的死忠客戶,每個月進出最多時超過五十萬美元,這次才區區8萬元,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從紐約飛舊金山至少三次,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及溝通後,分行經理面色沉重,「總行決定關閉你的帳戶,而且永久不准你開戶了。」 張立明一瞄,看到分行經理的電腦上自己的戶頭被列為 Risk Account(危險帳號),臉都嚇白了。
美國銀行的法務部向他表示, 他是由電腦選出來的,理由是他的帳戶裡最近進出「太多」,所以電腦發布了 「防詐騙警報fraud alert 」, 導至他的賬戶被關。他在戶頭裏$80,000的存款,美國銀行硬是拖了兩個月才還他,暗槓上百元的利息。 張立明的損失不止如此。他後來在Chase(大通銀行)開戶,臉色嚴肅的經理跟他說,在他(每天能匯現金)的Zelle Account裡,他的額度只有500美元。只是張立明一天的售票紀錄,有時高達數萬萬美元,這500美元怎麼玩法呢?
張立明最後選擇在小額法庭對美國銀行提告,要求對所造成的不便及名譽損失道歉。他這才知道美國銀行有個部門,專門應付客戶的小額訴訟,他們的方式是不告不理、一告先小賠,說得有理再全賠。 張立明了解對銀行的電腦而言,老客戶的忠誠度不是一個參數,無關緊要,他想警告所有的華人,「如果你觉得忍一忍,事情就会好起来,真笨,人家就是觉得你会忍一忍,才这样对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