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航空6月12日一架
(Boeing)787型飛機失事。(路透社)
國際組
[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航空上月一架飛往倫敦的(Boeing)787型班機起飛不久後墜毀,初步調查報告顯示墜機前駕駛艙內的混亂情況,當時發動機燃油開關幾乎同時關閉,導致發動機缺油。根據俗稱「黑盒子」的座艙語音紀錄器(CVR)錄音,可聽到在飛行最後時刻,一名機師問另一名機師為何切斷燃油。報告提到:「另一名機師回說他沒有這樣做。」
報告未指明哪些話是機長所說,哪些是副駕駛所說,也沒有點出哪位機師在墜機前發出求救信號。
路透社報導,印度航空(Air India)一架飛往倫敦的波音(Boeing)787型客機6月12日起飛不久後墜入印度阿默達巴德市(Ahmedabad)住宅區,機上242人僅1人生還,地面另有19人喪生,總計260人死亡,為10年來全球最嚴重的空難。
印度航空260死空難指向人為因素 美方初判發動機燃油開關沒開。根據印度事故調查人員今天發布的初步報告,這架客機起飛後即開始失去推力,往下墜落。
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這份報告對關鍵的發動機燃油開關位置提出新的質疑,同時暗示波音公司和發動機製造商奇異航太(GE Aerospace)對於這起事故不具明顯責任。
監視器畫面顯示,飛機起飛後不久,緊急發電裝置「衝壓空氣渦輪機」(Ram Air Turbine,簡稱RAT)就已啟動,顯示發動機失去動力。
這架印航客機的機長是56歲的薩巴爾瓦爾(Sumeet Sabharwal),飛行經驗總計1萬5638小時,根據印度政府說法,他也是印航的教練。副駕駛是32歲的孔德(Clive Kunder),總飛行時數3403小時。
調查指出,燃油開關位於推力桿下方,具備防止意外啟動的「鎖定功能」,飛行員必須先向上拉起,才能改變位置,而且還有防護支架,防止誤觸。一名加拿大航空事故調查專家,匿名向BBC表示,「幾乎不可能單手同時拉動2個開關,這使得意外操作的可能性極低。」
該份IAAB報告指出,早在2018年12月,FAA就曾發布「特別適航資訊公告」警告,部分波音737的燃油開關「鎖定功能」失效,不需要特地拉起開關,就可以更動位置,導致客機「暴露在意外操作的風險之中」,「可能導致無意的後果,例如飛行中引擎關閉」,建議航空公司檢查燃油開關。
報告指出,這些開關切換時間間隔1秒,根據美國航空專家南斯(John Nance)說法,大約等於切換1個開關再切換另1個開關的時間。他還說,機師通常不會在飛行中關閉這些開關,尤其是在飛機開始爬升時。
切換到關閉模式幾乎會立即導致發動機熄火。這最常用於飛機在抵達登機口後及某些緊急情況下關閉發動機,例如發動機起火。報告並未指出事發時有任何需要關閉發動機的緊急情況。
根據報告,在墜機現場發現兩個燃油開關均處於運轉位置,且有跡象顯示兩具發動機在低空墜機前曾重新點火。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聲明中感謝印度官方合作,並指出報告中沒有針對波音787型客機或奇異航太發動機的營運商提出任何行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