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奉先寺盧那主佛高17.4公尺
[記者張玉泰報導]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開鑿於北魏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均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遊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被盜嚴重。此外,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修建龍門西山下道路時也炸毀了大量的山麓佛龕。由於戰亂管理空虛,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
2000年,龍門石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前附近的環境也得到當局的整治,拆除了附近的人造景觀。
西山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於北魏時期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以及建於唐代的潛溪寺、看經寺、萬佛洞、奉先寺、大萬伍佛洞。
其中奉先寺盧舍那主佛高17.14公尺。
奉先寺盧舍那大佛
龍門石窟規模相當宏大,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它以自身系統和獨特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中的各種規律和法則。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均較多地保留了「犍陀羅」和「秣菟羅」的藝術成分,但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之藝術,近繼雲岡石窟之風範,與魏晉和南朝時期先進深厚的漢族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所以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融入體現了漢族的審美意識,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和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龍門石窟奉先寺蘆舍那大佛全景圖
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年~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中華資深記者協會龍門石窟參訪留影
精湛的古典藝術-鬼斧神工之作
龍門石窟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