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缺席G20峰會 給印度臉色看?
國際組
[綜合報導]
中國外交部9月4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缺席G20峰會,由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
G20峰會定於9月9日及10日在新德里舉行,美國總統拜登已確認出席,外交界普遍相信他藉此與習近平會談,正如去年11月在印尼巴峇里島舉行的G20峰會期間。拜登31日在華府回應記者問及習可能不會出席時說,「我希望他能出席G20峰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週一9月4日發布消息稱,“應印度共和國政府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9月9日至10日出席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八次峰會”。至於為什麼國家主席習近平不親自出席峰會,毛寧沒有對此做出回應解釋。
德新社指出,這將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缺席G20峰會。新冠疫情期間,習近平雖然沒有親自前往羅馬,但是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了峰會。
本屆峰會主辦國印度與鄰國中國在最近幾年關係一直緊張。數十年來兩國之間存在領土爭端。 2020年6月,兩國軍隊在加勒萬河谷衝突爆發造成人員傷亡的衝突。
較早前在南非金磚國家會議論壇上,習沒有出席及發表演說,改由商務部長王文濤發言,中方一直未說明原因,這次又缺席G20峰會也使外界聯想是否也與此有關。
印度最近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兩國在技術、太空探索和全球貿易方面也是競爭對手。印中兩國還互相驅逐過對方的記者。
習近平不前往新德里意味著一個重要成員國的領導人缺席本屆峰會。一些觀察家認為習近平做出的決定是給印度總理莫迪的一擊重拳。此外峰會期間也不會出現美國總統拜登和習近平之間的場邊互動。美中兩國長時間以來因為對立的經濟利益和圍繞烏克蘭戰爭出現的複雜的地緣局勢而變得越來越困難。雖然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內的多名政府要員今年都曾訪問過北京,但是兩國關係仍處於歷史低谷。
除此之外,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仍會是G20新德里峰會上的一個重要議題,對於習近平來說是個棘手的議題。中國與俄羅斯已經形成重要的伙伴關係。今年2月,中國提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聲明。在西方看來,中國提出的和平計劃不無爭議。 7月,克里姆林宮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y Ushakov)表示,應去年3月訪問莫斯科的習近平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打算在10月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訪問中國。
普京在今年8月以視頻的方式參加了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俄羅斯先前已宣布,普京不會出席新德里的G20峰會,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將會代表他出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