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吳欣盈完成登記
政治組
[綜合報導]
藍白合正式破局,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與副手、民眾黨立委吳欣盈24日上午赴中選會登記,兩人抵達現場時,支持者高喊「最好選哲,台灣會盈」。柯文哲指出,事先就有徵詢可能的候選人,整個黨內互補性跟他最高的應該是吳欣盈,也有經過黨內選決會、中央委員會投票,票數可說是「眾望所歸」。
柯文哲在登記前表示,2014年離開工作30年的台大醫院,投身政治,到54歲參政之前,當了30年很單純的外科醫生,在大家不看好的狀況下,擔任台北市長,2018年藍綠夾殺下驚險連任,2019年成立民眾黨,5個月後成為藍綠外第三大政黨,「大家對我的期望越來越高,責任越來越重」,宣布參選後,從基隆到屏東,握過每一雙手,充分感受到「柯文哲應該是台灣的柯文哲」。
柯文哲批評,民進黨完全執政可是沒有完全負責,政策沒有長期規畫,只有短期大撒幣,民進黨政府的短效補貼,是向下一代提款、增加下一代的負擔,但政治不應向下一代提款,也不是只有張燈結彩。柯文哲表示,過去他支持民進黨,從沒想過有一天必須站在民進黨政府的對立面,但當執政黨距離人民越來越遠,偏離進步價值越來越大,身為在野勢力領袖的他,有責任挺身而出,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實現未被實踐的理念,競逐國家領導人,並邀請吳欣盈和他義無反顧拚一次。
柯文哲指出,吳欣盈是民眾黨現任立委,畢業於美國和英國的名校,對公共事務非常有熱情,曾擔任過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在立委期間的優異表現有目共睹;今年7月,吳欣盈也以立委身分在歐洲議會為台灣發聲、強調台灣的立場,相信吳欣盈是一起為下個世代打拚的堅定夥伴。
登記完成後,柯文哲受訪說明選擇吳欣盈的理由,他說自己在選擇副手,有幾個邏輯,第一互補性要高,吳欣盈的生活背景跟他截然不同,她在英、美留學,又是社會公益事業,跟他這種從小在台灣土生土長,又是在日本式傳統的地方長大,「多元開放是我們的政治價值,當時在選副手時,我在思考,怎樣可以達到最大的互補性,在整個黨內可以找到互補性跟我最高的應該是吳欣盈」。
柯文哲表示,希望找比較年輕的,大概有綜合考量,但最重要的,民眾黨還是有遴選制度,最後還是有中央委員會委員投票,「後來我看那個票數,大概就是可以說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