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評:俄烏戰、習近平做了一件蠢事?
政治組
俄、烏戰打了一個多月,中國似乎成了兩面不是人,外媒報導,有中國背景的觀察人士以為,習近平說中俄合作無上限,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做了一件後果難以估量的蠢事!
法新社報導說,中共內部,無疑感受到“中俄合作無上線”這一表態揮之不去的有害效應。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日前對鳳凰衛視的表態顯然是某種程度的糾正,他說:中俄關係無上限,有底線,底線就是國際準則。這等於委婉否定了習近平的無上限說。
外媒分析,習近平說這句話的時候,也許沒想到,二十天後,烏克蘭戰爭爆發,情願不情願,他被裝進去了:中俄關係若無上限,就得全力支持,軍事的,經濟的,外交的,如果有底線,秦剛所說的國際準則,就得譴責侵略,弄得中國處境很尷尬,既不願承認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是“入侵”,又不願在經濟上跟着俄羅斯陪綁受損,違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
從經濟上講,烏克蘭的戰爭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骯髒的生意。這位專家指出:中國共產黨權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追求增長和維護社會和經濟穩定的基礎上。將自己暴露在美國的制裁之下,有可能使習近平承諾的中國夢化為泡影。
支持俄羅斯,就意味着中國也將遭到極其嚴重的經濟制裁,全球化將終止,習近平曾經說過的“自力更生”“內循環”就真正坐實了,進入半鎖國狀態,但不知已享受到全球化紅利的中國人是否願意回到“自力更生“的時代。
從鄧小平到習近平,中共的本質雖然未變,但鄧小平比習近平深謀遠慮得多,他運用韜光養晦的策略,給中國尋找到發展的機會;習近平則對韜光養晦不屑一顧,胡溫時代,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習近平繼任後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實現“中國夢“的計畫,對內伴隨着後鄧世代最嚴酷的鎮壓,對外,外交官變戰狼,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成了代表中國的形象。
報導說,烏克蘭戰爭在另一個野心家普京的發動下爆發了!烏克蘭戰爭爆發,中國真正被放到了老虎鉗上,支持俄羅斯,經濟上可能是死路一條,背叛俄羅斯,習近平心有不甘。而且,一些了解中共歷史的人以為,中共從傳統上一直對俄羅斯有着某種程度的敬畏。
在中國體制內,也存在着兩種不同意見。華爾街日報3月21日披露,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僅因維繫與俄羅斯的關係而面臨西方的施壓,同時還面臨國內經濟嚴重放緩的難題,這種新的不安局面令習近平不可動搖的統治地位受到質疑。
該報引述中共黨內人士透露,一些中共“元老”最近表示,反對習近平打破既定的領導層接班制的意願。中共“元老”指已退休、但仍在政治討論中有發言權的前國家領導人。他們中包括前總理朱鎔基……。
與普京在2月4日發表聯合聲明,並在聲明中強調中俄無上限的關係顯然是習近平面對“最好的朋友”作出的表態,這一表態隨着俄羅斯在烏克蘭陷入僵局,習近平的處境很尷尬。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在『習近平、普京和川普:三個強人 傻瓜』一文評論:普京必然將這沒有止境的友誼當作中國對他入侵烏克蘭的認可,但這顯然讓習近平舉棋不定、頓足不前。’”
他寫道:面對與普京結盟帶來的後果,習近平“搞不明白該玩什麼遊戲,因為他內心想要對抗西方,但頭腦卻告訴他承受不起這麼做的後果。”
法國世界報援引日本中國問題專家、東京大學教授高原明生分析指出,習近平犯了一個大錯誤,他顯然認為俄烏戰爭會很快結束。如果戰爭繼續下去,中國將在國際舞台上失去公信力。如果普京政權崩潰,而北京卻繼續支持他,那麼在今年下半年中共北京 "二十大 "召開之前,習近平會受到什麼損害?
被視為中國國務院高級顧問的胡偉日前撰文呼籲“中國不能與普京捆綁在一起,需要儘快切割”“必須認識到,中俄是兩個政治獨立的大國,兩國關係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兩國外交都有着各自的靈活性與獨立性。
中國為什麼會走到這種尷尬的、對國際社會無益,對自己也無利可圖的、讓歐美天天指着鼻子逼問,是不是給俄羅斯送去了武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