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出席「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
確保公開透明
【記者張玉泰/報導】
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上午出席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時強調,檔案是全民共同記憶,也是民主的重要基石,中央與地方都應依法完整移交檔案,確保公開透明。並表示,檔案館的成立象徵國家落實開放政府與轉型正義的決心,盼全民在真相基礎上團結前行,持續守護臺灣民主。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代表國人主持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並感謝蔡英文前總統、歷任行政院院長、國發會與檔案管理局同仁多年努力,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大力協助,使整體建館工程順利推展。並指出,團隊以最新的思維迎接國家檔案館成立,推動檔案管理智慧化,使所有走入國家檔案館的民眾都能更便利地搜尋所需資料,值得給予高度肯定。
國家檔案館負責徵集典藏各級政府重要檔案、民間珍貴文書及國外典藏的臺灣相關檔案。這些檔案不僅記錄政府施政軌跡,也呈現社會變遷脈動,是全民共同的生活記憶。期盼中央與地方機關都應依法徵集、完整移交檔案,不應以任何理由拒絕或遮蔽,確保國家檔案館能完整收錄並妥善管理。
在管理與運用檔案上,國家檔案館應以「最大開放、最小限制」為原則,公開運用檔案,讓國家行為接受人民檢視,才能真正落實開放政府與資訊公開的目標。並鼓勵檔案管理局加強與校園、社團及在地場館合作,透過檔案轉化與推廣,培養以證據為基礎的論述能力,也能夠了解臺灣多年來,不論在政治、經濟、產業、文教等各方面努力的軌跡,也據以推動臺灣的民主及各領域進一步發展。

今年對臺灣民主運動而言,確實是相當有意義的一年,因為從9月10日開始,臺灣解除戒嚴的天數正式超過戒嚴統治的天數,感謝國家檔案館首檔特展展出解嚴令、政府廢止《懲治叛亂條例》及《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修正刑法第100條等檔案原件,並邀請國人朋友走進國家檔案館,看見臺灣如何走出威權陰霾,邁向光明、民主的每一個步伐。
今日國家檔案館開幕,除展現政府要保護國家紀錄、保存國人記憶的決心,也展現政府落實政治檔案開放的堅定態度,更是轉型正義的重要實踐。期盼一起努力,透過檔案的公開讓更多人理解前人追求民主的堅定,思考民主、法治與人權的可貴,進一步凝聚守護臺灣民主、自由、和平的共同意識。
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政黨政治自然而然會有不同理念與主張,也會進行競爭,但大家都是同一國,面對未來威脅的時刻要團結一致,一定要深刻理解侵略者最害怕的就是團結的力量,希望今日國家檔案館的成立,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好的臺灣,當國人能在真相的基礎上一起面對過去,共同展開對話,就能夠團結更大的力量,讓臺灣繼續在自由民主的道路上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