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宣布重啟公地放領政策 強調勞保會不會破產
賴清德宣布重啟公地放領政策 強調勞保會不會破產
【記者張玉泰/彰化報導】
賴清德總統今(21)日上午前往彰化關心公地放領政策執行情形時指出,政府照顧農民與勞工的核心目標一致,要讓每位國人都能獲得安定生活。並提到,公地放領是協助自耕農取得土地、解決長年土地問題的重要改革。
而勞保部分,政府已編列預算穩健撥補基金、強化財務機制,並承諾負最後責任,確保勞工權益不受影響。總統強調,無論農民或勞工,政府都會持續支持,讓各行各業都能安定前進。

政府推出多項重要政策改革照顧農民。並說明,過去農民若要參加農保必須持有農地,這讓真正務農卻無農地的人反而無法取得保障。為讓制度更加合理,他任行政院長時推動改革,只要確實從事農作,不論是否擁有農地都能參加農保。
此外,過去農保給付僅在最終階段才能領取相關保險金並不合理,因此推動調整標準,且新增職業災害給付及推動農民退休金,目的是要讓從事農業的人可以得到國家制度性的照顧,提高年輕人投入意願。
今天特別來到溪洲鄉宣布公地放領政策,以協助自耕農取得農地,並處理歷史遺留下來的土地問題,目的就是要展現政府照顧農民的決心及立場,放領的對象必須「在1976年9月24日以前已經合法訂約、代代耕作,至今仍在承租務農的農民朋友」,目前約4,440多位農民,且經盤點全國所有國有平地耕地、養殖用地面積,約有2千公頃,也包括彰化溪州總計309筆、將近57公頃的土地面積。
另外在申請條件上,必須要符合「國有耕地放領實施辦法」以及「國有邊際養殖用地放領實施辦法」規定,亦即目前仍維持農地農用、承租者需為自耕農、不可有轉租的情形,目的就是為了扶持自耕農。

除了農民,政府也要照顧勞工、軍公教等每一個族群。談及政府勞工政策,目前全臺灣共有1,053萬人參加勞保,在擔任立委時期即常接獲民眾擔心勞保可能會破產的電話,因此蔡前總統自2019年起,用公務預算撥補勞保基金,近7年來共撥補5,178億元,加上這幾年因為股市在漲,經濟不錯,勞保基金有賺錢,現在基金已經由7,188億元,成長到1兆2,484億。
昨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也重申,政府將負最終支付責任,且每3年檢討一次基金財務,政府會根據檢討結果每年撥補,基金將永續存在,請勞工朋友不用擔心。政府照顧勞工,希望勞工能過安定的生活,就像今天宣布的重大政策,目的也是要讓農民過安定的生活,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