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組
[綜合報導]
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日批評中國試圖扭曲《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強調二戰相關文件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這被視為美國罕有對於「台灣地位未定」的明確表態,分析指美方針對中國近期「法律戰」的直接回應,是旨在爭奪台灣主權的國際話語權,同時也為美中談判增加籌碼。
台灣內部對於美方論述反應兩極,綠營表示歡迎,甚至認為這為台獨運動提供了發展空間,藍營則批評美方此舉傷害了中華民國的主權正當性。
這場關於「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論辯,讓戰後歷史文件與當前地緣政治再次緊密交織,BBC中文梳理這場爭議的各方解讀與歷史源流。
美國在台協會(AIT)9月12日表示,中國試圖扭曲《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的歷史文件,試圖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北京的敘事是錯誤的,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美、歐等多國國會去年迄今,相繼通過決議,反對中國錯誤解讀聯大第2758號決議。面對中國扭曲,台灣立法院的共同聲明持續難產當中,三黨黨團提案去年9月20日交付協商,迄今已逾一年無下文,仍未做出共同聲明表達反對。
對此,學者東海大學中國大陸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洪浦釗受訪表示,近年歐美國會接連通過決議反駁中國的惡意扭曲,反觀台灣國會卻遲遲無法凝聚共識,容易讓外界誤以為我們對自身處境缺乏一致立場。這樣的落差,不僅削弱台灣的國際論述力,更被中國利用,強化其法律戰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