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00001.jpg)
全面啟動防颱大作戰 規劃疏散避難、收容安置及垂直避難三作為
【記者張玉泰/台北報導】
為因應風神準颱風對災區的可能威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16)日召開第44次工作會報後記者會,由總協調官行政院季連成政務委員說明政府防颱準備工作,以及昨(15)日「風神颱風緊急應變作為協調會」決議的疏散避難、收容安置及垂直避難等離災避難作為。
_00001.jpg)
季總協調官表示,目前堰塞湖仍穩定,暫無立即危機,為因應風神準颱風及豪雨的可能威脅,從今日開始至10月18日,工作重點為防颱大作戰,以高度戒備、周延整備、強制執行力,全力投入防颱工作。今日中央觀察官、鄉鎮村里長將進行村里廣播系統測試,向民眾宣導防颱準備、離災避難方式。
防颱期間,所有資源人力及志工以投入防颱工作為主,目前災區9萬個砂包,足以供應民眾所需,並會堆置砂包防止泥沙進入側溝,加強利用防水膠布防護排水溝;經濟部水利署也針對馬太鞍溪、光復溪、馬佛溪下游地區,判斷堤防可能的溢流點,加放太空包及開挖溝渠,讓溢流水流不致流入市區;交通部會鞏固涵管便橋,並於颱風影響區前24小時(W24)封閉涵管便橋,屆時政府會對外說明,也請民眾留意封橋時間。
針對昨(15)日召開的「風神颱風緊急應變作為協調會」,季總協調官表示,會議重點為離災避難作為,依據《災害防救法》,鄉鎮村里長為避難的第一線執行單位,會議決議採取三項離災避難作為:一是平房住戶全數疏散撤離;二是獨居長者、臥床長者、弱勢團體、洗腎患者及重症患者的疏散撤離及收容安置;三是二樓以上住戶的垂直避難。啟動時機點為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預測24小時內累積雨量達200毫米時,即啟動疏散撤離;當河川水位上升達1公尺時,發布堰塞湖警報,強制執行垂直避難。
季總協調官進一步說明,強制性撤離分兩階段:第一個階段有4小時規勸的緩衝時間,讓民眾準備貴重物品、所需物資;4小時後,著手進行強制性疏散撤離,如民眾不遵守撤離規定,將依據《災害防救法》進行裁罰,並仍強制執行撤離。目前疏散撤離人數共計1,308人。另光復鄉大進村、大全村與南富村原不在警戒區域內,考量其潛在性危機,也一併納入疏散撤離範圍。
避難點包括大進國小、光復國小、馬太鞍教會、部落之心、太巴塱國小、舊東富國小、鄉立托兒所、部落聚會所、太巴塱長老教會。撤離交通工具包括9臺大型遊覽車、5臺中型巴士,國軍也已指定專門人車編組待命。各避難點均會準備物資,現已備1,500個睡袋供民眾使用,另針對撤離民眾攜行的避難包,政府已進行宣導,準備原則為維繫一般維生所需,民眾可按自身需求額外準備,如個人貴重物品及藥品。
撤離計畫的關鍵重點為強制執行力,計畫再周延,執行力不夠,仍是空洞計畫,因此由鄉鎮長、村里長,會同縣府聯絡員、中央觀察官、警消人員,巡查各家戶落實執行疏散撤離或垂直避難,也提供21部機車給原民部落志工,便於巡守及督導。
今日共動員中央及各地方消防單位、替代役、海巡署執行搜索救援任務,以及地下式消防栓、光復商工校園整理清淤勤務,計動員228人、36部車輛、9臺無人機、3艘船艇、2搜救犬持續救援,統計死亡人數19人、失聯人數5人、救出人數717人、受傷157人(目前仍住院17人)。(註:人數統計截至16日上午12時,將持續更新數據並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