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外資湧入、匯市波動,推升我國外匯存底寫下新紀錄。中央銀行公布,2025年9月底外匯存底達6,029.43億美元,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月增55.1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台灣穩居全球第4大外匯存底國家,僅次中國、日本與瑞士。
9月外匯存底增加主要受到3項因素帶動,其一為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其二是主要貨幣兌美元匯率變動,其三為央行進場調節以維持匯市秩序。而9月外資明顯匯入台股市場,造成台幣短線升值壓力,央行曾進場買匯穩定市場走勢。
與各國比較,我國外匯存底衝破6,000億美元後,排名站穩全球前段班。中國大陸截至8月底的外匯存底為3兆3,222億美元,居世界之冠;日本至9月底為1兆1,487億美元;瑞士約8,928億美元。其後依序為印度5,818億美元、沙烏地阿拉伯4,311億美元、香港4,078億美元、南韓3,912億美元,新加坡則為3,780億美元。顯見台灣的外匯儲備規模,已經遠遠超越多數亞洲國家。
此外,截至9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與債券按市價計算,連同新台幣存款餘額,合計折算約1兆39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的172%,雙雙登上歷史高峰。外界關注,龐大的外匯存底,是否可能在台美經貿談判中成為焦點?央行回應,與美國財政部保持良好溝通,但並未參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匯率與外匯存底議題與談判內容完全獨立,外界無須過度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