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3次委員會議」期早日達到健康台灣願景
【記者張玉泰/台北報導】
賴清德總統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3次委員會議」時表示,照顧國人健康的最佳策略就是要加強個人身體活動,提升健康飲食識能,改善國內飲食環境,從前端來預防慢性疾病發生。衛福部在今年升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將年齡下調至30歲;期盼公私部門協力合作,降低慢性病及其造成的失能風險,在2030年達成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的目標。

針對醫院壅塞問題,總統指出,政府將透過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督導、調度急診病床,強化各醫學中心的院內病床調度、增強區域醫院間的聯防機制,減輕急診壓力。也會持續獎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並研議調整健保給付,鼓勵更多醫院投入急重症照護,以降低醫療機構的壓力。期盼多管齊下解決臺灣醫療所面對的問題,提供民眾更好的照顧,早日達到「健康台灣」的願景。

總統開場致詞內容為:
今天,「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首先,我要感謝2位副召集人、各位顧問、委員及線上朋友,持續關心健康台灣的規劃及推動進度,上次會議,我們向各位報告「強化癌症防治策略」,如今在行政院的督導下,從今年開始,全面擴大公費重要癌症篩檢範疇,包括擴大篩檢的年齡層及項目;在治療端,也聚焦基因檢測及精準醫療,並且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提供多元癌症新藥給付,希望在2030年達到降低癌症標準化死亡率1/3的目標。
今天的會議將由衛福部報告「第二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以及「健康台灣-慢性病防治:健康生活模式養成、肥胖防治及三高防治888計畫」。在國人的十大死因中,有7項與慢性病有關,在這7項中,有5項是三高慢性疾病相關,而每年健保「三高」相關疾病的醫療支出,也高達1,700億元,成為龐大的醫療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導致非傳染性疾病的四大主要風險因子,包括吸菸、身體活動量不足、不健康飲食以及有害使用酒精;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的結果,也顯示國人的身體活動量以低度及中度活動為主,而且飲食攝取明顯不均,包含攝取過量的糖、鹽以及蔬果乳品攝取量不足等情形,因此,照顧國人健康的最佳策略就是要加強國人身體活動,提升健康飲食識能,改善國內飲食環境,從前端來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衛福部將完整說明慢性病防治各項策略,從前端的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到中段的肥胖防治行動,全力預防國人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三高」症狀,從今年開始,衛福部已經升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將年齡下調至30歲,如果已經罹患「三高」,將會透過「三高防治888」的規劃,找出目標群眾,再進行介入,力求改善症狀,避免發展成為慢性病。
這樣的行動策略需要從職場、社區、校園、國軍等各場域同步推動,藉由公私部門協力合作,才能降低慢性病以及慢性病所造成的失能風險。我們也設下目標,要在2030年達成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我希望,透過各位顧問及委員的專業,提供多面向的討論與建言,讓政府能夠提出符合國民需求的健康政策。
對於大家關心的醫院壅塞問題,政府也會積極處理。衛福部除了在農曆年前進行增購流感疫苗等預防措施,面對春節到近期的急診壅塞情形,在卓榮泰院長的指示下,衛福部已經制定短期因應策略以及中長期的改革方向,我們會透過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督導、調度急診病床,同時持續強化各醫學中心的院內病床調度以及發揮緊急醫療網功能,加強區域醫院間的聯防機制,減輕急診壓力。我們也將加強民眾獲取分級就醫資訊、落實醫療分級制度,讓資源更能妥善運用。

針對中長期人力問題,我們會持續獎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減輕負擔;我們也會研議調整健保給付,鼓勵更多醫院投入急重症照護;而因應高齡化挑戰,到宅醫療、在宅急症照護以及長照3.0與急性後期等照護也要一起推動,來降低醫療機構的壓力,我們希望,透過多管齊下解決臺灣醫療所面對的問題,提供民眾更好的照顧,早日達到「健康台灣」的願景,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謝謝大家!